露天作物冬季要怎么施肥?
冬季室外溫度低,露天作物施肥要忌施受溫度、光照影響較大的肥料,應增施有機肥料、專用復合肥等,下面由紅四方復合肥專家為您詳細解答露天作物施肥注意事項。
忌施尿素。尿素屬于酰銨態氮肥,施入土壤后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,需要在土壤中微生物細菌分泌的脲酶作用下,轉化成銨態氮才能供根系吸收。尿素轉化的速度主要取決于當時的土壤溫度:正常情況下,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轉化為銨態氮,在地溫為10℃時需要7~10天,20℃時需要4~5天,30℃時僅需要2~3天。可見,作物冬季或早春追肥,如果施用尿素,往往會因為肥效發揮緩慢而影響作物生長。
宜施碳銨。冬季氣溫低,碳銨不易揮發分解,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;碳酸氫銨屬于銨態氮肥,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,肥效快,屬于典型的“速效肥”,可及時為作物提供氮素營養。
增施磷、鋅肥。作物對磷和鋅的吸收受溫度和光照影響明顯。冬季氣溫低,光照不足,容易誘發越冬作物缺磷、鋅,應適當增施磷肥和鋅肥。另外,磷能增強植株的抗寒性,增施磷肥還有利于防止作物受凍。
增施有機肥料。有機肥料具有供肥、改土作用,以達到用地養地相結合,肥土增產兩相益的目的。
科學使用氮素肥料。化學肥料具有肥料含量高,供肥效果快的優點,但使用不當又會造成流失或肥害。目前常用的化學氮肥品種主要有碳酸氫銨、尿素、氯化銨等。應注意的是碳酸氫銨、硫酸銨、氯化銨、磷酸銨等銨態氮肥不宜與鈣鎂磷肥、草木灰、石灰等堿性肥料混用,否則會產生氨氣揮發,降低肥料效果;用尿素做種肥時不要將肥料直接接觸種子,并控制施用量,每畝不超過3公斤,因尿素含有一種縮二尿的成份,濃度過高會使種子中毒,影響種子發芽;碳酸氫銨不宜施在土表,應適當深施或面施蓋土,因碳酸氫銨的性質極不穩定,很容易揮發,使養分損失;所有氮肥均應與磷、鉀肥配合施用。
正確使用磷酸二氫鉀。磷酸二氫鉀是一種高含量高濃縮優質的磷、鉀2元高效復合肥,普遍施用于油菜、小麥等冬季作物。磷酸二氫鉀可作底肥,也可作追肥。作底肥時,按秋播作物每畝用量8-10公斤,并配合氮肥施用;追肥主要采用噴施方式,從作物苗期至生長中后期均可進行,每50公斤水兌磷酸二氫鉀0.2-0.25kg,要求隨配隨用,根據苗情掌握噴施次數。
用好專用復合(混)肥料。專用復合(混)肥內含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氮、磷、鉀、微等各種營養元素,在選購時要根據不同的土壤、作物選擇不同配比的復合(混)肥,最好根據土壤肥料管理部門測土后提出的配方進行選購,這樣針對性強,效果好,既節省肥料,又減少污染。
針對性施用優質微量元素肥料。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不大,作用不小,缺少和過量都會造成減產。冬季作物中,油菜、果樹等屬于喜硼作物,對硼元素十分敏感。雖然農作物需要量甚微,但施用后一般都可收到“畫龍點睛”的作用。油菜、果樹等施硼一般采用基施,每畝0.5-1公斤,也可采用葉面噴施,畝用硼肥0.1-0.2公斤,兌水40-50公斤噴霧;小麥施鉬一般采用拌種,即一畝種子用鉬肥12克拌種即可,施鋅則一般用鋅肥1-1.5公斤作基肥直接施用。“肥料是個寶,莊稼少不了“ 應積極做好冬季作物的肥料準備,因地制宜科學施用,做到品種對路、用量合適、時間合理、方法得當,以提高肥效、減少浪費、改善品質、增加產量,達到經濟收入增加,面源環境改善的效果。
如需了解更多,可以登錄紅四方復合肥網站,或撥打全國免費熱線 400-808-9515。
相關資訊
最新產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大棚黃瓜施肥要注意哪些事項?
- 非洲菊田間施肥管理技術
- 紅四方復合肥讓冬小麥種植苗情長勢好
- “芯力源”全水溶復合肥料
- 注意啦!晝夜溫差大要防果實破裂
- 秋冬季設施黃瓜科學施肥指導意見
- 秋冬季設施草莓科學施肥指導意見
- 秋冬季蘿卜科學施肥指導意見
- 用了紅四方“追得力” 小麥生長真給力
- 作物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小常識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